在那段艱困的時期,Julian Duru 現在回憶起自己和團隊如何面臨令人窒息的壓力。他們需要從錯誤百出的系統中找出對策,來拯救金融科技公司 TeamApt,而這家公司後來成為了知名的 Moniepoint。Duru 是這次挑戰中的關鍵人物,他當時被賦予的責任是為了一切,公司甚至連同他本人都視其為生死存亡之戰。

這是一位來自尼日利亞大學(UNILAG)的畢業生,他被推入了大型企業軟體開發的深水區,負責建立未來獨角獸公司的基礎。如今,十年過去,那段混亂歲月已成過去,但那段經歷仍然塑造了現在的他。

Duru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技術上的,也是一種心智上的磨煉。他從小便是一位熱愛閱讀的天才,對物理、數學、生物與化學都充滿好奇。這種內在動力部分歸功於他的父親,一位教授,以及他永遠試圖取悅的已故母親。

2009年,Duru 在西非中學會考(WASSCE)中名列前茅,證明了他非凡的智慧。他曾夢想著建造火箭與飛機,並為此申請國外大學,但獎學金落空後,他在 UNILAG 的計算機科學系找到了新的方向。在校園的圖書館裡,他接觸到了 Prolog 語言,激發了他對程式設計的熱忱。

進入 TeamApt 後,Duru 迅速從一個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愛好者轉變成專業的軟體工程師。他負責的第一個大型項目就是一個為銀行系統設計的 POS 商戶管理解決方案,代號為「Olympos」。這個專案對於尚未有企業級培訓的他來說,是一個蕩氣回腸的洗禮。

在這過程中,Duru 與公司創辦人 Tosin Eniolorunda 形成了一種如兄弟般的關係。Tosin 的支持和指導讓 Duru 在這壓力重重的環境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也促使他能夠在高離職率的產業中穩住腳步。他逐漸成為公司的一個多面手,可以在各種需要支援的團隊中自由轉換,從前端到後端,甚至在不同項目上擔任產品經理或軟體架構師。

這段多變的求職歷程一直保持著對 Duru 的吸引力,也賦予他無數次機會参与公司各個關鍵計畫,從虛擬賬戶系統到商業貸款和防詐騙系統的開發。他的努力最終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達到了如今這樣的商業規模。在觀察了每天公司處理的數億交易量後,他意識到他們早年的扎實工作奠定了今日的成就。

不過,Duru 的故事並未在此畫上句號。在結束金融科技領域的這段心得滿滿的十年後,他開始探索一個關乎數位未來的更大問題:在人工智慧主導的世界裡,我們如何衡量並保障人類的洞見與創造的價值?

他的下一個方向是「去中心化智能」和「語意網」,一個將每一行代碼、每一份文案和平面設計都視為資產的經濟模式。當人工智能或其他系統使用這些知識創造新事物時,人們應該得到補償。

他相信網際網路需要新的經濟模型,尤其是面對生成性 AI 的興起時。我們得想辦法讓人們能夠方便且安全地在互聯網上曝光私人及專有數據,並在此過程中保護他們的智慧財產權,以確保創作者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

Julian Duru 的新追求是為數位經濟建立基礎設施,確保人類創作者能夠與 AI 共存且共享價值,讓每一種智慧貢獻都被真實看見,並獲得應有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