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6年1月開始,在尼日利亞開設或經營銀行及金融科技帳戶將需要稅務識別號(Tax ID),這標誌著該國金融業規則及政策的重大轉變。本次改革由總統Bola Tinubu通過《尼日利亞稅務管理法》簽署,將影響到超過2億3千萬的尼日利亞人如何獲取金融服務。
過去,稅務登記主要針對正式企業和高收入者,而今,無論是個人、小型貿易者、多國公司、政府部門還是外國企業,只要在尼日利亞從事銀行、保險或投資活動,都必須擁有稅務識別號,這項規定對國內外的金融活動均不會有例外。
截至2025年6月,國家身份管理委員會(NIMC)報告已發行1.21億張國家身份證號(NIN),面對超過每年增長的2.38億的總人口,仍有數千萬人缺乏這一基本身份憑證,而無法申請稅務識別號。NIMC已盡力縮小差距,單在2025年上半年便迅速新增了700萬張NIN,希望在年底前達成95%的登記目標,但剩餘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挑戰依然巨大。
稅務識別號的申請過程也存在多重瓶頸。官方雖聲稱處理時間迅速,有些辦公室甚至能提供當日服務,但現實中,申請者往往需等待數月方能在線上渠道獲得稅務識別號。
尼日利亞金融行業近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段迅速擴展,但仍有約26%的成年人口沒有正規帳戶,約合2900萬人財務上被排除在外。某些報告甚至將這一數字推高至接近4000萬人,涵蓋了成本、可及性和文件缺乏等更廣泛的障礙。
與帳戶開設相關聯的稅務登記政策,可能使弱勢群體被排擠在外,從而加深金融排除,反而不利於擴大正規金融參與。
尼日利亞金融科技始創公司和數字銀行面臨額外挑戰。過去,許多尼日利亞新型銀行僅要求基本身份證明和銀行驗證號碼(BVN)即可開設帳戶,如今需調整收客流程以納入稅務驗證。
這一改變同樣波及國際業務。在尼日利亞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非居民必須在經商之前獲取稅務識別號,這對於僑居企業、外企以及處理奈拉交易的匯款平台都有重大影響。由於僑匯提供了重要的外匯來源,實施困難可能產生宏觀經濟後果。
在區域背景和實現面,尼日利亞追隨地區的佼佼者將金融服務與稅務合規綁定。加納自2018年以來便要求稅號(TIN)才能進行金融交易,例如銀行帳戶開設、車輛註冊、公司註冊或政府合同等;肯尼亞也要求納稅人識別碼(KRA PIN)才能進行基本的金融活動,例如開設銀行帳戶。南非的系統亦與稅務號緊密相關(如開設經紀帳戶或申請貸款時,稅務人常需提供南非稅務申報編號)。
稅務識別號要求是總統Tinubu全面收入現代化計畫的一部分。此次改革整合了分散的稅收立法,建立了一個新的尼日利亞稅務局,並引入數位執法工具。
尼日利亞的稅收佔GDP的比率約為10%,顯然落後於其區域同輩如肯尼亞(16%)和加納(13%)。通過要求稅務登記進行銀行業務,政府旨在將未受到監管的非正規部門和數位平台納入稅網。
然而,實施效果將決定成敗。若能夠有效推動,將有助於更多人進入稅網,且帶來更清晰的經濟可視性,然而執行不善可能引發瓶頸和不便,可能損害金融納入及收入增長目標。目前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及其用戶面臨時間壓力,匆忙適應這一新的金融監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