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Starlink因內部軟體故障而出現了一場罕見但重大的全球性斷訊。這次中斷持續了兩個半小時,使數以萬計的使用者無法上網,其中歐洲和美國的使用者受影響最嚴重。這次事件被形容為公司成立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中斷」,揭示了Starlink和其他服務商如MTN、Airtel等一樣的脆弱性。
在斷網發生後,Elon Musk與Starlink副總裁Michael Nicolls都公開道歉。根據DownDetector的報告,這次的故障影響了超過6萬名使用者,因為Starlink的核心網路服務失效。公司承諾將進行調查並防止未來再度發生類似情況。
此故障事件發生在一個微妙的時期,因為Starlink越來越被視為全球最可靠的網路提供者。在140個國家擁有超過600萬到700萬的使用者,Starlink的服務對軍事行動、政府機構及高安全通訊非常關鍵。這樣的依賴性讓人質疑,我們是否真的實現了全天候的可靠網際網路,還是只是在一家供應商上集中化了我們的脆弱性?
2025年5月,Starlink與Airtel Africa簽署了一項重大合作協議,獲得了Airtel運營的14個國家中的9個的許可證。計畫是通過衛星提供的連接服務,為學校、健康中心、企業和社區提供支援。類似的協議正在印度推進,雖然還在等待頻譜分配和監管批准。
對於奈及利亞使用者來說,此次中斷尤其令人沮喪。就在不久前,Starlink才剛恢復對拉哥斯的直接出貨,結束了長達八個月的暫停期,這段時間許多人被迫依賴昂貴的第三方轉售商。Starlink的回歸受到了其使用者的慶祝,特別是那些受本地網路困擾的遠程工作者、學生和企業家。然而,這次事件提醒我們,無論是衛星還是光纖網路,都不是不可摧毀的。
在評論這次斷網時,Kentik的網路分析專家Doug Madory表示:
「這很可能是Starlink自成為主要服務提供者以來最長的一次中斷。」
因此,隨著Starlink通過與Airtel等公司的積極區域擴張,這次全球性斷訊發出了明確的訊息:即使是太空中提供的網路也有其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