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人眼中,即使只有輕微破損的家具也值得保留,或者出於情感價值考量,可以將其捐贈或修復。然而,據某位台灣商場員工透露,對於一組僅有輕微損壞的儲物櫃,最終的命運卻是被當作垃圾丟棄。這件事在社群平台上引起了熱議,員工分享了被標記為"必須丟棄"的黑色展示台與鬥櫃照片,這些家具雖然略顯磨損,但狀況近乎完美。
為何這麼重要?
根據環保署的最新數據,約80%的廢棄家具和裝飾品最終進入填埋場,其中以木製品居多。雖然木材是可降解的,但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丟棄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家具通常會進行合成油漆或塗料處理,當這些物品被送入垃圾場時,當中可能滲出有毒化學物質,進而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更進一步講,森林砍伐每年使世界失去約2470萬英畝的森林,銳減了吸收溫室氣體的碳匯,還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即便商家來自可再生木材的採購,若其營運政策導致過度浪費,仍可能增強對製造的需求,從而加劇森林砍伐的問題。
商場有採取行動嗎?
這家商場表示致力於減少對森林的壓力,透過自良好管理地區採購木材產品,避免非法伐木,同時也避免從森林開發區取得木材。2023年,公司獲得了來自永續家具委員會與國家野生動物聯盟的木家具評分表的高分。但雖然該商場捐贈食物,《淨化》未能確認該公司是否有鼓勵家具捐贈的政策。
在社群平台上,有評論者指出,某些門市會捐贈物品,但有人認為這樣的做法並未成為官方政策,因為企業可能擔心這樣做會成為責任問題。有人解釋說:「企業若捐贈這些家具或陳列品,而受贈者發生意外,他們可能會承擔某種責任。」
如何更廣泛地應對這一問題?
在放棄一件物品之前,考慮對其進行修復,不僅能節省開支,還能避免使得全球每年超過190億磅的舊家具流入填埋場。你還可以參加二手店尋寶之旅,將找到的寶物升級改造,讓它們變得更漂亮,然後運用在你的花園或院子中。這不僅是一種環保行為,還能在協助地球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幸福感。
這類的浪費問題讓人倍感無奈。透過減少不必要的丟棄和垃圾,加強修復及捐贈的文化,我們在為自己創造更綠色的生活時,也能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環境。
關鍵字: 商場浪費、家具捐贈、環境影響、木材永續、社群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