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影片平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YouTube,是這股變革中的關鍵領導者。根據最新的研究,觀看YouTube影片的時間更多地集中在電視螢幕上,而非傳統的行動裝置。然而,這樣的趨勢在面對特定的年齡段和環境時,則顯現出不同的面貌。
今年,YouTube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相較於其他裝置,人們在電視螢幕上觀看的YouTube影片時間是最多的。不過,若探討觀看次數,行動裝置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以Gen Z為代表的年輕族群,則顯示出對手機、平板和筆記型電腦的偏好。
在近期於加州安那翰舉行的VidCon活動中,我訪問了15位青少年和青年觀眾,其中僅有一人表示習慣在電視螢幕上觀看YouTube,相較之下,大多數人表示YouTube是他們最常用的影片應用程式。來自影片分析公司Tubular Labs 的研究顯示,69%的YouTube影片觀看次數來自行動裝置,相較之下,電視螢幕僅占了16%。而這些觀看行為背後的原因,或許可以從YouTube Shorts找到解答。88% 的YouTube觀看次數來自於這些短片,這讓行動裝置成為觀看的首選。
過去一年來,短影片的爆炸發展,使得大多數人即便在移動中也能輕鬆消耗大量內容。就像是15歲的John所說:“我大多數的長片內容是在電腦上觀看,至於短片,通常就在手機上看。”這樣的選擇不外乎來自於行動裝置的便利性和私密性。不僅如此,對於 15 歲的Hadley來說,影片內容的不適合家庭觀看也是一個原因,她說:“有些內容不太適合和家人一起看。”
此外,17歲的Lucy表示,家庭成員對電視的佔用是她選擇行動裝置的另一個原因,而14歲的Milo 则重視手機的便利性,“這讓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內容。”這些理由勾勒出不同族群間觀看行為的差異。
從數據上來看,儘管在觀看時長上電視占據優勢,但從觀看量來看,行動裝置明顯占生成大頭。"短影片的普及確實讓人們在行動裝置上投入更多的單一觀看時間,達到20分鐘以上的觀看時長,這也是行動裝置繼續保持強勢地位的原因之一。"
如同18歲的Dawn所表示的,即使是唯一一位在電視上看YouTube的受訪者,她也坦言,“電視只是作為我的第二個螢幕。”顯然,在行動裝置逐漸成為帶動觀看次數的重要推手下,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來應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
這一現象提醒我們,不同的媒體平台需要因應使用者行為的改變來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數位化和多屏支持的時代,內容供應商和廣告主需要更靈活的應對策略來滿足各種消費需求。